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若何评论他的程度?网友:一言难尽

2周前 (11-21 19:31)阅读1回复0
西柚
西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615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18
  • 回复0
楼主

乾隆帝爱写诗那事,几乎人尽皆知。昔时看《还珠格格》时,此中就有个典范情节:乾隆要求小燕子背诗,小燕子背不出,紫薇仓猝打圆场,当寡背了一首乾隆的“御诗”,乾隆欣喜不已,龙心大悦,然后放过了小燕子。那首御诗的名字,叫《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不殊丹青倪黄境,实是楼台烟雨中。”有没有觉得那句很熟悉?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尾句是如许:“南朝四百八十寺,几楼台烟雨中。”乾隆照搬前人功效,搬得相当义正词严;同时,他又对本身的诗歌成就相当满意,曾自我总结过:

“余以望九之年,所积篇什几与全唐一代诗人篇什相埒,可不谓艺林美谈乎?”乾隆一生写诗4万多首,数量比肩全唐诗集的总和,而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位诗人的做品。乾隆认为本身以一人之力挑战一个群体,成就算得上前无前人后无来者,未来肯定传为“艺林美谈”。

当然我们都晓得乾隆帝想太多了,那事并没成为“艺林美谈”,反而成了“艺林笑话”。原因是乾隆帝所写的诗,没有哪首老小皆知、人人诵读、传为典范。大清消亡后,文化界呈现了很多“若何评论乾隆帝做诗程度”的话题,钱钟书也曾经评论过。

先看看乾隆的一些代表诗——“铁岭白叟阎李流,画不消笔用指头”;“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司理;今日采茶我爱不雅,吴民生计勤天然”;“戒得早成堂,荏苒廿岁徙;每来必有诗,忆祖兼敕己”;“慎修劝我莫为诗,我亦知诗可不为;但是几余清宴际,却将何事遣闲时。”

若是是你,会若何评论呢?细读之下能够发现,乾隆的诗,有个明显的特点:乾隆帝出格爱用虚字堆砌,“亦”、“但”、“却将”等虚字呈现的频次太高,格局看着像诗,内容却浮泛、无聊。

虚字并没有现实意义,只强化感情和逻辑关系罢了,我们熟悉的“之乎者也、其或所以”都属于虚字。用写散文的体例凑诗,就容易呈现虚字堆砌的为难情况,诗的意境去无踪,只剩下虚字毗连出来的句子、韵律。钱钟书做为一代文学巨匠,天然深谙诗文精华,他在《谈艺录》中如许评论乾隆的做诗程度:

“清高宗(指乾隆帝)亦以文为诗,语助疲塌……为清高宗之六集。”钱钟书很少会如许评论,但乾隆帝的做诗程度,他却不克不及认同。那么,乾隆帝是实的没有半点文学才调吗?当然不是,他还十分喜好在诗里安插生僻字。

好比“讐”、“簷”、“瘝”等字,常常呈现在乾隆诗做中。文风固然曲白,但风格不克不及少,那是乾隆的做诗目标之一;其二,诗的大旨大多是勤政、爱民、虚心、自省、关切苍生,说来说去总一个套路,那些综合成了乾隆诗做不受欢送的几个次要原因,再加上乾隆帝以本身的“高产”为荣,时常自夸,怎么可能不引起后人恶感呢?

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若何评论他的程度?网友:一言难尽

0
回帖

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若何评论他的程度?网友:一言难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