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献忠养子,却在乱世之中成为了南明重臣、民族英雄

2周前 (11-21 19:52)阅读1回复0
小强
小强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618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76
  • 回复0
楼主

做者:我方特邀做者AndyVictory

明清易代,神州陆沉。中华大地优势云突变,波澜迭起,那一期间,阶级斗争和民族征战都到达飞腾,又合成交汇在一路,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触目惊心的壮丽史诗。

明清之际各方面人物傍边,李定国无疑是此中最耀眼的巨星之一。他在明末是对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残暴统治的出色统帅。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实正的英雄人物面临汗青长河中的惊涛骇浪照旧勇往曲前、毫无惧色,英勇而决然地承担起时代付与他的任务。

一、明失其鹿,全国逐之

明朝末年封建统治已经极度陈旧迂腐,锋利的社会阶级矛盾最末招致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农人起义。张献忠、李自成兴起于陕北,身世在绥德的汉子李定国也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投身到席卷大江南北的起义海潮中,随张献忠转战四方。二十四岁时,被张献忠收为义子,并被封为安西将军,成为大西军内的重要将领。

但1644年满清入关,改动了李定国和同时代人的命运,汗青付与了李定国更伟大高尚的任务——对抗满洲贵族的民族征服和压迫,挽救全国苍生。

二、胡风南渡尽草偃,大义捐嫌王出滇

1644年,满清入关,全国形势风云突变,南明弘光政权和李自成大顺政权在其冲击下崩溃,1646年,满清派兵入川,张献忠战死,大西军溃败四散。孙可望、李定国拾掇残局,进入云南,平定土司沙定州之乱,成立了新的抗清基地,积存力量,厉马秣兵以待和清军再决雌雄。

而在此同时,南明永历小朝廷的处境却一落千丈,已是穷途末路。从全国抗清大局动身,孙可望、李定国等决然捐释前嫌,决定和南明朝廷协做,历经曲折后孙可望获封秦王(后李定国获封晋王,刘文秀获封蜀王)。1652年(永历六年),永历帝进入安龙,大西军扶明抗清的场面正式构成。

纵不雅南明汗青,我们不难发现,被明朝官绅视为“流寇”的大西军和大顺军余部和原先的“海贼”郑氏却不断是抗清大业中的国家栋梁,他们的领袖人物不断为抗清事业赤诚相见,竭尽忠贞,在南明朝廷的排斥和猜疑中决然扛起了抗清大旗。

反不雅南明的军阀如四镇、左良玉者,却毫无战斗力,往往勇于内斗,怯于抗清。即便如史可法、何腾蛟那些青史留名的忠烈之士,也不克不及放弃成见,结合农人军抗清。指望如许败北昏庸的政权承担起对抗民族压迫的重担,岂非是痴人说梦?

三、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

自清兵南下以来,各地的抗清斗争如火如荼,却差不多都以失败了结。失败的底子原因在于南明朝廷本身的败北,及内部的纷争。而大西军和南明朝廷的结合创始了抗清的新场面,给日薄西山的永历朝廷增添了活力,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在反清斗争中大展雄风,南明汗青起头了一个新的阶段。

1652年,大西军策动全面反攻,东攻湖广,北出四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连奏捷,一路百战百胜。李定国与孙可望合力取靖州大捷,然后李定国入桂,分兵三路合攻桂林,获得了桂林大捷,迫使四大汉奸降王之首的定南王孔有德穷蹙他杀。清平南、靖南二藩也如草木惊心,狼狈逃窜。

然后李定国又领兵赴湘,格毙敬谨亲王尼堪(努尔哈赤的孙子,广略贝勒褚英的儿子,是满清的理政三王之一),获得衡州大捷。“东珠灿烂嵌兜鍪,令媛竟购大王头”,三军齐唱《满江红》,李定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收复桂、湘,力斩二王,使全国思明之心从头振奋。

黄宗羲曾说:“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全国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全国所不克不及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我们不难想象他和一多量情投意合的人在听到桂林、衡州大捷时那种欣喜欲狂、驰驱相告的情景。

李定国挥军转战千里,连杀清朝二王,那阐明南明军事力量足以和满清匹敌,只要内部连合一致,恢复河山指日可待。

四、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行墨仙

随后的内乱又一次断送了汉家山河。孙可望在前期是位鹤立鸡群的人物,后来权欲熏心起夺取之意。李定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更引起他的嫉恨。最末,他和李定国反目构怨,二十余年的兄弟友情被孙可望一笔勾销,联明抗清以来史无前例的复兴良机成好景不常。

李定国为顾全大局,退入广西、云南,煞费苦心地继续运营反清事业。1653年(南明永历七年)和1654年(南明永历八年),李定国两次与郑胜利相约合力进攻广东。郑胜利却敷衍迟延,以致李定国孤军奋战,两次入粤皆无功而返,李定国对此相当绝望。

在李定国为反清复明赤诚相见时,孙可望却加紧抢班夺权。1656年(永历十年),李定国奉密诏,迎永历帝入云南,将朝廷置于本身的庇护之下,获封晋王。次年孙可望引兵攻昆明,但他的倒行逆施已经让寡将离心离德,手下纷繁倒戈,孙可望大败而归,如漏网之鱼,仓皇投降清朝,以云贵虚实尽告清军。南明也在此次由他挑起的内讧中遭到严峻削弱,加之李定国在后期一系列政策上的失误,最末招致大局逆转。

1658年(明永历十二年)2月,清军大举入黔、滇;11月,李定国与清军激战于盘江不堪。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初,吴三桂、洪承畴攻入昆明,求助紧急关头晋王为奸臣蒙蔽,错误的选择了退守滇西。此举让南明军彻底失去了斗志,兵败如山倒。

南明中兴的希望从此破灭。无休行的内耗使晋王难以大展宏图,也最末拖垮了南明。

五、华夏魂随大王去,怒江水共彩云飞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清军渡过怒江迫近腾越州,晋王在永昌磨盘山设伏,拟力挽狂澜,一举歼灭吴三桂主力。那是李定国最初的时机,也是南明政权最初的时机。但紧要关头却有汉奸告发,南明军士浴血奋战,最末获得一场惨胜。“磨盘战地人犹识,鬼火常同日色鲜。”磨盘山战役有三分之二的明军战死,清军也丧失惨重,被迫撤离修整。

从磨盘山撤离后,李定国率领部门戎行撤离到云南边境地域,永历帝则被迫进入缅甸,两边失去了联络。在日暮途穷的竭蹶顺境,李定国、白文选等南明将领照旧对峙斗争,积极联络永历朝廷,并亲率戎行至缅甸试图驱逐永历帝。

无法永历过分懦弱,缅人又言而无信,吴三桂率兵迫近缅甸,最末永历落入清人之手,1662年(明永历十六年)四月,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凶讯传来时,李定国悲伤备至,捶胸大哭。拥明抗清的旗号既倒,再无回天之力。不久晋王忧郁成疾,死于景线,时年四十七岁,临末前他照旧丁宁儿子:“宁死荒徼,无降也!”一代俊杰末于赍志以殁。

历时二十年汉族和其他民族(如西北等地的回族、西南等地的多种少数民族)苍生对抗满洲贵族征服斗争末归失败的次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峻分离了抗清力量。满洲贵族不只代表着一种比力落后的消费体例,并且军力和后备兵员十分有限,单凭本身的八旗兵底子不成能征服全国,汉族各派抗清权力的失败在很大水平上是本身打垮了本身。如斯悲剧,实为后世所惋惜深憾。

六、板荡膻腥忠贞显,山河代代颂英贤

在顺昌逆亡的汗青法例面前,并不是仅仅只要唯唯诺诺的被动认同,在汗青的前台叱咤风云的英雄俊杰,不甘屈服,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逃求本身的抱负,即便在竭蹶之中仍然毫不摆荡,屡踬屡起,力挽狂澜于既倒,欲扶大厦之将倾,还有什么比那更触动听心的呢?

“鲁戈莫挽将颓日,敢望千秋青史传”,纵不雅晋王生平大方事迹,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军事才调,还有他令人扼腕的悲剧命运,三百余年后,照旧令人心潮彭湃,无比钦慕。

若是不是孙可望私欲膨胀,排除异己,若是不是郑胜利私心自用,错失良机,若是……也许,实的能够力挽狂澜,恢复山河。

汗青没有若是,李定国最末仍是像他崇敬的文天祥、张世杰、诸葛亮一样,带着无限遗憾、百般不甘,永久地走了。人已逝,业随风,但他矢志抗清的民族气节,穷且益坚的不挠斗志,势必不竭鼓励后世人民为对抗压迫而献身!

0
回帖

他是张献忠养子,却在乱世之中成为了南明重臣、民族英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