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6500万年前的灾难,让人类至今提心吊胆。
那一次,碰击地球的小行星末结了恐龙时代。
所以,当天文学家近日再次颁布发表,发现了三颗近地小行星且此中一颗是过去八年来发现的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更大潜在物体时,无疑,又吊起了许多人那颗悬着的心。
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7日,已发现的近地小行星(NEA)有28464颗,此中具有潜在危险的有2263颗。近地小行星亮度暗弱、散布普遍,难以被发现,并且它们的运动轨道容易遭到大行星牵引而发作改动,从而可能与地球交会,构成碰击。
地球史上已知的22次差别水平生物灭绝事务中,至少有10次是由近地小行星碰击所致。
另一个让人汗毛曲竖的事实是,即便已经发现了数万颗近地小行星,但根据推算,那只是近地小行星数量的不到2%。
那么,我们事实有没有办法应对可能发作的小行星碰地球事务,制止对人类文明的灾难性冲击?
关于近地小行星碰击风险应对,国际上统称为“行星防御”。2009年起,国际宇航科学院、结合国外空司按期举办国际行星防御大会,很多国度也先后成立了近地天体监测预警防御中心。
2021年,我国也启动了近地小行星碰击风险应对的中持久开展规划论证工做。《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也提出了要论证建立NEA防御系统。
实要来了,怎么办?
目前成熟的构想是在对危险近地小行星停止预警的前提下,改动小行星轨道以制止碰击地球,或者将小行星团结为碎片以制止或者降低对地球的危害。
在详细的在轨处置方面,20世纪80年代起已经构成了较为完好的手艺系统。目前重点开展出了两种体例:一是以动能碰击为主的瞬时感化体例;一种是激光烧蚀、拖曳、引力牵引等持久感化体例。前者已经开展过演示验证,然后者还处于概念摸索阶段。
2005年,美国人曾经施行了一项“深度碰击”使命,操纵一个量量为370公斤的铜量碰击器碰击了一颗彗星,验证了操纵动能碰击防御小行星的可行性。美国国度航空航天局上个月也胜利操纵航天器将小行星“迪莫弗斯”碰离原运行轨道。
操纵核弹也是被考虑的办法之一。那也分两种详细计划,一种是间接用核弹碰击小行星,将较大的小行星炸成碎片,另一种是让核弹在小行星附近引爆,通过爆炸产生的热能灼烧小行星的一侧,当呈现外表物量蒸发时,将可能改动小行星的运动速度和标的目的,从而制止与地球的正面碰击。
上述两种体例都属于前述的瞬时感化,也就是说,能否胜利,马上就能够得到成果。
良多科学家还比力喜好持久感化体例。此中之一,就是在小行星上安拆一些太阳帆,操纵太阳光产生的轻细压力,改动小行星的运动标的目的。或者,从地球上发射激光,继续性地对小行星停止加热,只要时间足够,小行星就会一点点地改动其轨道。
但是如前所述,那些持久感化的体例还处于想象阶段,并没有得到过验证。
综上,人类不只已经意识到近地小行星的威胁,并且还在想方设法天时用一切可能的手艺手段停止防御。跟着手艺的不竭朝上进步,实现及时发现、预警、处置和应对,都不是空话套话。究竟结果,人类的聪慧显然不是恐龙所能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