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诗的神韵从何而来?春秋笔法居功至伟
做者/诗词之火云
写诗填词贵在委婉,切忌曲白,那么什么是委婉呢?简单来说达得委婉,耐人寻味那个就叫委婉。所谓委婉,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多此一举,不要负担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虑的余地。那种写法的开山祖师其实是孔子他白叟家,有种说法,就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汗青论述体例和技巧,又称“春秋笔法”获“微言大义”。它是孔子初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批驳于盘曲的文笔之中,不间接外表做家本身的立场,而且在做品中灌注强烈的豪情色彩。左丘明归纳综合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惩恶”。
那种笔法做为一种利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示出做者的思惟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所谓议论性文辞,便是我常说的主不雅说教的写法,不要以本身的主不雅性文字,以灌注贯注或教训的口气通知读者。
春秋笔法的行文中固然不间接论述对人物和事务的观点,但是却通细致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拔取)和素材的挑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做者主旁观法。那种手法在诗词的创做中有大量的运用,即不间接阐明,而是以景物描写描绘来委婉表达感情。我们能够在读前人做品时多加揣测与进修,很有用。
七律 况味异乡
况味异乡隅小楼,营窠究竟结果易生愁。
出门载酒嚣尘尚,回首浮生萍水流。
沧海鸥机曾范蠡,故园蝶梦自庄周。
尊前只怕霜寒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首联写目前在异乡的境况,颔联则写人生驰驱之不容易。三联上下句各用一个典故,想在沧海学鸥鸟忘机,但是曾经犹如范蠡的营生,不容易做到抛开世事尘俗而忘机的。梦见故园,就能像庄周梦蝶一样逍遥吗?尾联有对青春的无限慨叹,岁月过分渐渐了呀。
七律 添一岁有感
岁签实可说龙钟,想象青衿存照中。
负箧昔时花尚小,沈腰此日梦虚空。
曲身无限不服事,霜镜迩来多病容。
欲问南华藏药裹,茶庵寺外木棉红。
又一年一岁了,或许已然快齿豁头童,昔时的青春只能在旧日照片中寻找了。“负箧”为肄业之意,昔时肄业之时还如花骨朵儿般的年纪呢。而如今已然中年沈腰,再无抱负之梦的逃求了。
第三联有无限牢骚。人活着实的不容易,生活中各类含垢忍辱,已然在那尘凡中,不知不觉已然霜鬓斑斑,身骨多病了啊,都是被生活消磨的。
只能向南华经中求的心灵与精神上的安抚了,或许禅心就是更好的药。最初一句以景做结,留余味。
七律 困窘生活生计
感衰身骨负斯文,近岁差池翼短群。
把酒交投一溪竹,抛书字挟万山云。
穷鳞固笑中年辙,困骥殊怜夕照曛。
行竟天南须有月,好诗来学鲍从军。
觉得身骨不如以往安好了,近年来不免跟不上其别人的前行脚步了。只能单独与山川为友朋,自我安抚过活罢了。
穷鳞失水之鱼。比方处在窘境的人。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诗:“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宋 陈师道 《寄单州张朝请》诗:“闻说监河收贷粟,定倾东海活穷鳞。”
困骥,典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换,中阪拖延,负辕不克不及上。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 伯乐 之良知也。”后以“骥伏盐车”谓才调遭到按捺,处境困厄。
鲍从军即鲍照字明远,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杜甫有诗说李白的“清爽庚开府,飘逸鲍从军"。
七律 夜雨
看灯无梦雨离离,叶打窗颇夜幕飞。
一纸乖时将病骨,十年踪迹换禅衣。
斯人吊影棋残局,我辈悲伤酒得救。
岁日寒深想桑柘,怕春空载白头归。
前三联为牢骚慨叹罢了,但尾联有大哀思。”桑柘“借指家乡故乡。岁末想思念家乡,想归去。但是又怕春风送的是一个鹤发苍苍的白叟归去啊。意即我已两鬓花白,一事无成,惭愧交集而不敢和春一路回家乡。那是一种何其哀思难受的情感。
七律 白水山居
西江堤畔寺浮烟,石罅寒芦横短舷。
潮退龙溪板桥路,梦来灯火海门山。
雨添一夜无为枕,霜染双蓬不老天。
得失寸心何处是,黄粱炊熟亦潸然。
此辅弼对禅心一些,只是尾联仍是不克不及放下尘凡之干扰,故此还有黄粱梦醒而潸然之无法。前二联都是以寓所附近景物描写来陪衬三四联感情。
本栏编纂||海底月
声明||非贸易行为。做者概念不代表中诗报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做者供给参考和交换 新诗与诗词切磋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